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响应学校2025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深化机制专业内涵建设,优化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课程思政与教风学风协同发展,机械工程学院于4月9日召开“机制专业定位、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院长张艾萍、机械系主任田原嫄及全体专业教师参会,共同探讨专业发展新方向。
本次研讨会旨在回应新时代工程教育需求,明确机制专业定位与特色,优化课程设置合理性,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并针对当前教风学风中的短板提出改进方案,为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支撑。
会议由院长张艾萍主持。他首先强调,机制专业需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升级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然后指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二是课程思政目前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三是从课程到教学环节再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之间存在脱节问题,教学实践环节应与科技竞赛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校企合作不能只停留在参观实习层面。机械系主任田原嫄结合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分析了当前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足的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提议增设智能化技术、数字化设计、工业机器人及运动控制等前沿课程模块,并优化实践教学比重。在本次讨论环节,教师代表李刚、刘欢、刘焱等就课程思政、教风学风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本次研讨会为机制专业高质量发展厘清了路径,后续将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落实,并定期评估成效。与会教师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聚合力,推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来 源:机制教研室
编 辑:韩松久
初 审:田原嫄
复 审:宋雪莹
终 审:王俊尧